首页 >  常识 > 

得不偿失的意思解释(中华成语之“得不偿失”)

发布时间:2024-09-25 08:30:48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四千年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语文化。成语是汉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成语是——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 dé bù cháng shī]

偿:抵得上。意思是: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成语出处:

先秦·墨子《墨子·非攻》:“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衍生典故:

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得不偿失”。

成语故事: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苏轼之弟,自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嘉祐六年八月,苏辙参加殿试。当时宋仁宗已五十二岁,苏辙想他或许对政事感到疲倦,所以尽力讲政事得失,而对宫禁朝廷之事,议论尤为激切。策问试卷送上后,苏辙自认为一定被黜落。覆考官司马光将其置于第三等,初考官胡宿不同意。司马光与范镇商议后将其置于第四等,三司使蔡襄也力争。但是胡宿认为苏辙对仁宗不恭,坚持要求黜落他。

宰相也要求将其黜落,仁宗说:“用直言来得人,而因直言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不久后,苏辙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商州军事推官。其父苏洵当时正在京城奉命修《礼书》,苏辙便要求在京城侍养父亲,获朝廷准许,而苏轼则是出任签书凤翔判官。苏轼在和苏辙的诗《和子由除日见寄》中便感叹道:“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释。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成语寓意:

人们往往看到一点点的好处,就容易迷失方向,不辞辛劳地去忙碌追逐,到最后竟然发现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利益,甚至是受骗上当的计谋,而当怅然若失的时候,自己原本拥有的东西可能已经不在,自己本应该要做的事情也被耽搁地没有着手。成语告诉人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先认真考虑一下,权衡利益,分清轻重,不要因为一点细小的利益而损失掉大的财富,更不要因为一点琐碎的事情而影响到重要大事宜,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

近义词: 因小失大,事倍功半

反义词:一举两得, 一石二鸟


相关推荐

  • 燃气热水器红灯一直闪是怎么回事01-10
  • 康佳更新系统桌面后,开机黑屏,是什么原因?01-10
  • 地毯不好清洁?那是你没用对方法01-10
  • 油烟机出现异味怎么办?教你一个小妙招,除脏还有油烟异味01-10
  • 电脑开不了机,风扇转一会儿就停了是什么原因01-10
  • 变频模块保护的原因及其故障诊断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