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是什么(什么是声音?)
一、声音的定义
声音是由于物质振动而产生的。我们把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物质才能传播。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播声音的物质,声音还是无法被我们听到。声音传播的物质有空气、液体和固体,其中空气是其最主要的传播物质。
物体的振动引起了空气的振动,产生了一个振动波,我们称之为声波。声波一般是波形运动,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
声波传入我们人类的耳朵,使得鼓膜也产生同样的振动,我们才可以听到声音。
总之,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传播物质进入到人的耳朵,最终产生声音的感觉。
二、声音的特性
从声音的概念来看,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因此,声音一般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物理特性。
1、音高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音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的多少决定,即频率。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
频率的计算单位叫赫兹,每秒内振动一次为一赫兹。正常人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大约在16到2万赫兹之间。低于16赫兹叫次声,超过2万赫兹叫超声。发声体振动频率的高低由发声体的开头决定,一般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声音就高。
2、音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即振幅。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振幅的计算单位是分贝(bB)。一般来说,普通谈话时的强度大致在60-70(bB)。如果高到120-130(bB),许多人就会感到声音太大,振得耳朵疼;低于40(bB),别人就会听不清楚。
3、音长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由发音时物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所决定,发音体振动时间长,则音长越长,否则就越短。
音长的计算单位是毫秒(ms)。汉语中一般不用音长作为主要的区别意义的手段,但音长作为发音中的一个自然属性,经常以伴随性的特征出现。
4、音色
音色,也叫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特征,是一个音与其它音进行区别的最根本的特征。它由声波的形成决定,波形不同,音质就不同。
音色的不同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发音体,发音体不同,音色则不同,如二胡和小提琴不同,音色也完全不同;二是发音方法,譬如二胡用琴弓拉和用手指弹,音色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三是共鸣器的形状,同一个发音体,如二胡,如果改变其共鸣腔的大小,即使用同样的方法拉同一首曲子,音色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人类发音时,可以通过控制气流的强弱、声带的松紧、口腔的形状等来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