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的由来以及简单介绍
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庄严的升旗仪式,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会聚于此,专为注目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而来。
一年365次日出,五星红旗伴随太阳冉冉升起,在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映红黎明,那是最让人心潮澎湃的共和国符号。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 院长
五星红旗的设计有非常鲜明的象征性,红色是体现生命和力量的色彩。几千年来,红色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黄色,我们黄皮肤的民族,是黄河的象征,黄土地的象征。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隆重召开。
为尽快完成新中国成立的各项准备工作,会议选出毛泽东等21人组成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主任,下设6个小组。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新中国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组长是著名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主要创始人马叙伦。
第六小组一致认为,制定新中国国旗是一件神圣和庄严的大事,必须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为此小组成员郭沫若等人起草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草案)》。
经过毛泽东、周恩来和筹备会全体常委修改审定后,这份启事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连续刊登,香港及海外侨报等纷纷转载,消息迅速传开。
一位就职于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的员工第一时间投入到新中国国旗的设计之中,他的名字叫曾联松。
曾联松
国旗设计者
1949年7月,我在报纸上看到征稿启事,心情很激动。新中国就要诞生了,祖国的前程非常远大光明,因此我就决心响应号召,设计国旗。
经历过战争年代的曾联松深知新中国来之不易。如何用最简洁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新中国最生动丰富的内涵呢?为了思路不受干扰,他每天下班后就将自己关在阁楼里创作。
一张张设计稿,让曾联松越来越接近他心中的国旗。他将每颗小星的一角正对大星的核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共产党之意,这是政权特征;五颗星的颜色为黄色,象征着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民族特征;底图为红色,象征革命,五颗星星放在旗面左上角四分之一处,寓意党的光辉照耀中华大地;在大星的中央加上了镰刀和斧头,象征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像曾联松一样投入到新中国国旗设计中的人还有很多。截至1949年8月20日,第六小组收到了国旗设计稿1920件、图案2992幅。
在收到的国旗、国徽、国歌的征集稿中,来自待解放区的稿件有4件,香港地区有63件,澳门地区有4件,海外地区有35件。设计者中既有开国元勋,也有工人、农民和大学教授,还有9岁的小学生。
图:《国旗图案参考资料》
在中央档案馆里珍藏着一份宝贵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这是当时由第六小组和专家反复讨论,最终从近3000幅投稿中筛选出来的38幅国旗设计图案资料册。
看着这份《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毛泽东陷入了沉思。哪一个方案才能最形象地昭示民族精神呢?
李红梅
中国政协文史馆 副馆长
毛泽东拿出了我们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复字第三十二号”,对大家说,这张图案非常简单,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团结,以后也要团结。
图:复字第三十二号
1949年9月27日,周恩来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执行主席,主持通过五星红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当周恩来代表主席团宣布这一决定时,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伴随着震天动地的礼炮声和雄浑的《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按下了升旗开关,亲手升起了天安门广场上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亿万人民的仰望和欢呼声中,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民族从此将屹立于世界东方。
陈晋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 副主任
五星红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通过浴血奋战取得革命胜利,赢得了人民共和国屹立东方的伟大成果。
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从珠峰之巅到南极科考站,从三沙哨所到天山脚下,从神州沃土到世界舞台,五星红旗始终都在飘扬,引领着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一路征程。
五星红旗是我们与祖国的血脉相连,她的每一次飘扬都映衬着亿万人的欢笑与希望,彰显着亿万人民的意志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