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macd是怎么算出来的(一篇文章讲清楚MACD的算法)

发布时间:2024-08-06 13:30:52

众所周知,MACD被誉为指标之王,是绝大多数交易者进入市场最先接触的第一个指标。从MACD的公式上看,它是由短周期均线的指数移动平均值,减去长周期的指数移动平均值,得到的差值作为DIF值,在对DIF值做一次指数移动平均得到DEA值。把DIF值和DEA值分别在图标上连起来就构成了MACD指标的核心:快线和慢线。为了方便观测快线和慢线的关系,把快线DIF的值减去慢线DEA的值,在做一个倍数放大就得到MACD的值,MACD值以红绿柱形式在图表上表现,最终的效果就形成了MACD指标。

MACD的本质是什么呢?又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实际上,MACD是记录快慢两条均线交替运行的方向和强度,也就是快线在慢线上方还是下方,以及两条线的距离,也就是强度。当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上方,那么DIF值就是正数,当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下方,DIF值就是负数。长短期均线交叉往复,也就是方向在上下变化。而他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当下这个方向的强度。如果我们把DIF值拉平,用红绿柱表示,它实际上是长这样的。


而慢线DEA值,则是对强度DIF再次做指数平均值(EMA9)。


而MACD红绿柱则是强度与强度移动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的放大倍数,也就是DIF和DEA的差值的倍数放大值。

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我这里用的是方向,而不是趋势?

这里就要涉及到另一个更深层的本质和特性,MACD使用的均线是指数移动平均线,也就是EMA,EMA有一个特性,破线即拐头。怎么理解呢?就是当价格处于EMA均线下方或者上方,下一个价格收在EMA的反方向,直接会导致均线的方向上拐或者下拐。


对于一根K线就能改变的方向的线,在起起伏伏的市场中说能定义趋势怎么说得过去?也许有人会说把周期调大就能定义趋势了,这话貌似没毛病,但是当周期数过大时,EMA线会产生严重滞后,某种意义上也就失去了它观测变化的意义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MACD的滞后性,其实滞后性是所有指标的通病,因为所有指标都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计算,而当下的行情在盘中表现是只要当前周期没有结束,那么指标就不会定格,也就是最后一格的指标是存在不确定性的。至于指标的灵敏度,那是算法和计算周期设置导致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权衡得失和适应。

至此,算是把MACD说明白了,它所解决的问题就是观测价格运行的方向,以及运行的强度问题。

相关推荐

  • 金钱草为什么会枯死(金钱草的习性)04-01
  • 为什么叫水泥(水泥是哪个国家发明的)04-01
  • 为什么要飘窗(飘窗才是家里的“宝藏空间”!别再乱砸了)04-01
  • 北欧为什么发达(北欧为何能如此发达)04-01
  • 灯笼树为什么会发光(你见过会结灯笼的树吗?)04-01
  • 地砖为什么会鼓起来(5个原因告诉你瓷砖为什么会拱起!)03-31